再认证内审中常见的问题有哪些?
再认证内审中常见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审核准备、实施过程、问题整改及体系运行有效性等方面,以下是高频问题及典型案例分析:
一、审核策划与准备不足
1、计划缺失或形式化
未按程序制定年度内审计划或具体实施方案,临时补材料应付审核。
案例:某实验室内审计划仅覆盖检测部门,未包含管理层和技术负责人。
2、检查表设计缺陷
检查表未编写或不同审核组共用同一份表格,缺乏针对性。
检查项模糊(如“记录有涂改”),无法追溯具体问题。
二、审核实施流于形式
1审核范围不全
未覆盖所有部门(如忽略管理层)或体系要素(如未审核文件控制、管理评审)。
案例:企业删减设计开发过程,但实际存在专利研发活动,导致体系与实际脱节。
2记录与证据失真
记录涂改、代签或事后补填(如设备点检表代签)。
应急演练“剧本化”,提前通知时间或场景不真实。
3、员工认知偏差
员工认为内审是“挑刺”,隐瞒问题或消极配合。
基层岗位人员不清楚自身环境/安全职责(如化学品管理员不知SDS版本)。
三、不符合项管理失效
1、整改表面化
仅纠正表象问题(如修改报告编号),未分析根本原因或修订文件。
案例:纺织企业连续三年PPE佩戴违规,未追溯培训或监督机制缺陷。
2、原因分析避重就轻
归因于“工作太忙”等客观因素,回避管理责任(如文件未更新归咎于“疏忽”)。
3、重复问题频发
同类不符合项连续出现(如文件控制漏洞),暴露纠正措施无效。
四、体系运行脱节实际
1、文件与实际不符
体系文件未随组织变化更新(如架构调整后职责描述滞后)。
案例:企业声称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(GB8978),实际采用行业专用标准(GB4287)。
2、目标管理空洞
目标未量化(如“提升安全意识”),或未关联绩效数据(如事故率未纳入考核)。
3、资源与能力缺失
关键岗位能力不足(如污水处理员仅会pH测试,不懂其他指标)。
应急物资管理不当(如急救箱上锁且钥匙存放不合理)。
五、改进机制失灵
1、管理评审失效
输入信息不全(如缺失内审结果分析),决议无跟踪措施。
未评价上次整改效果或体系进步情况。
2、数据利用不足
客户满意度、能耗数据未分析,无法驱动持续改进。
关键改进方向
强化审核深度:采用“双盲演练”检验应急响应,运用RCA(根本原因分析)工具溯源问题。
数字化管理:区块链存证记录、电子审批流程规避代签/涂改。
全员参与:匿名安全报告渠道+安全绩效联动晋升机制,提升员工主动性。
体系整合:合并三体系通用条款(如文件控制),差异化部分专项管理。
通过系统化整改高频问题(如重复不符合项、文件脱离实际),可显著提升再认证内审有效性,避免“为取证而审核”。
一、审核策划与准备不足
1、计划缺失或形式化
未按程序制定年度内审计划或具体实施方案,临时补材料应付审核。
案例:某实验室内审计划仅覆盖检测部门,未包含管理层和技术负责人。
2、检查表设计缺陷
检查表未编写或不同审核组共用同一份表格,缺乏针对性。
检查项模糊(如“记录有涂改”),无法追溯具体问题。
二、审核实施流于形式
1审核范围不全
未覆盖所有部门(如忽略管理层)或体系要素(如未审核文件控制、管理评审)。
案例:企业删减设计开发过程,但实际存在专利研发活动,导致体系与实际脱节。
2记录与证据失真
记录涂改、代签或事后补填(如设备点检表代签)。
应急演练“剧本化”,提前通知时间或场景不真实。
3、员工认知偏差
员工认为内审是“挑刺”,隐瞒问题或消极配合。
基层岗位人员不清楚自身环境/安全职责(如化学品管理员不知SDS版本)。
三、不符合项管理失效
1、整改表面化
仅纠正表象问题(如修改报告编号),未分析根本原因或修订文件。
案例:纺织企业连续三年PPE佩戴违规,未追溯培训或监督机制缺陷。
2、原因分析避重就轻
归因于“工作太忙”等客观因素,回避管理责任(如文件未更新归咎于“疏忽”)。
3、重复问题频发
同类不符合项连续出现(如文件控制漏洞),暴露纠正措施无效。
四、体系运行脱节实际
1、文件与实际不符
体系文件未随组织变化更新(如架构调整后职责描述滞后)。
案例:企业声称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(GB8978),实际采用行业专用标准(GB4287)。
2、目标管理空洞
目标未量化(如“提升安全意识”),或未关联绩效数据(如事故率未纳入考核)。
3、资源与能力缺失
关键岗位能力不足(如污水处理员仅会pH测试,不懂其他指标)。
应急物资管理不当(如急救箱上锁且钥匙存放不合理)。
五、改进机制失灵
1、管理评审失效
输入信息不全(如缺失内审结果分析),决议无跟踪措施。
未评价上次整改效果或体系进步情况。
2、数据利用不足
客户满意度、能耗数据未分析,无法驱动持续改进。
关键改进方向
强化审核深度:采用“双盲演练”检验应急响应,运用RCA(根本原因分析)工具溯源问题。
数字化管理:区块链存证记录、电子审批流程规避代签/涂改。
全员参与:匿名安全报告渠道+安全绩效联动晋升机制,提升员工主动性。
体系整合:合并三体系通用条款(如文件控制),差异化部分专项管理。
通过系统化整改高频问题(如重复不符合项、文件脱离实际),可显著提升再认证内审有效性,避免“为取证而审核”。
中认佳研企业管理咨询(上海)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质量管理体系咨询的公司。公司荟萃了国际、国内的一批专业研究"中小企业管理模式"的管理团队及技术专家,专业对上海ISO9001认证,上海14001认证,上海三体系认证,上海18001认证的上海9001质量体系认证中心。
上一篇:ISO45001与ISO9001整合需要多长时间? 下一篇:没有了